新闻

光电离质谱实时在线研究聚丙烯催化热解过程

应用领域:聚合物热解机理研究;催化剂性能评价;

前言

废弃聚合物产量随消费增长快速增加,热解技术作为燃料回收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本研究采用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(SPI−TOFMS)在线研究聚丙烯在HZSM-5分子筛上的热解和催化分解过程,为聚合物热解机理研究和催化剂评价提供新技术手段。

 

实验材料与方法

‌仪器配置:‌ 管式炉与SPI−TOFMS联用系统

‌反应器:‌ 石英管

‌样品:‌纯聚丙烯、HZSM-5分子筛催化剂(Si/Al=36)

‌催化剂含量:‌ 20%、30%、40%、50%(重量百分比)

‌载气:N2

流量:200 SCCM

‌温度设置:‌ 300、400、500、600、700℃

 

结果与结论

1. 热解产物的鉴定

通过SPI−TOFMS检测到三类主要热解产物:‌烯烃类:C3~C6化合物(丙烷、丁烯等);‌二烯烃类:包括1,3-丁二烯等;‌芳香族化合物:‌ 苯、甲苯、二甲苯(BTX)。

1-1.jpg

图1 纯聚丙烯和聚丙烯/50% HZSM-5的挥发性热解产物的质谱图

 

2. 温度对热解产物影响

2.1‌纯聚丙烯热解‌

低碳烯烃和二烯烃相对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(图2a);大分子量产物(m/z>110)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;芳香族化合物需在700℃才能检测到。

2.2‌催化热解(聚丙烯/50% HZSM-5)‌

热解起始温度降至300℃(图1f),低碳烯烃在所有反应温度下均占主导地位(图2b),二烯烃几乎不产生,芳香族化合物在300℃即可检测。

1-2.jpg

图2 反应温度对纯聚丙烯(a)和聚丙烯/50% HZSM-5(b)的主要热解产物强度的影响

 

3. 热解产物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

‌在500~700℃条件下,所有热解产物形成过程在150 s内完成,提高反应温度可加速反应速率(图3、图4)。对比图3和图4发现催化分解持续时间比非催化分解更长,从催化机理解释,原因可能是催化分解大致分为两个阶段:

‌阶段1:HZSM-5分子式筛孔径为0.6 nm,其阻止大分子进入空腔内的酸位点,因此大分子聚合物片段在催化剂外表面分解。

‌阶段2:产物进入微孔参与二次反应。‌

1-3.jpg

图3 纯聚丙烯主要热解产物的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

 

1-4.jpg

图4 聚丙烯/50% HZSM-5主要热解产物的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

 

4. 不同含量催化剂对聚丙烯热解过程的影响

随着催化剂/聚合物比例的增加,为聚合物分解过程提供了足够的酸中心,这使得非催化过程与催化过程相比变得不那么重要。因此随着催化剂含量的增加,产物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轮廓的形状变得更平滑,分解过程变得更快,催化剂含量与产物强度呈正相关。
1-5.jpg

图5 在300℃下不同含量HZSM-5催化聚丙烯热解的主要产物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

注:(a和b)聚丙烯/20% HZSM-5,(c和d)聚丙烯/30% HZSM-5,(e和f)聚丙烯/40% HZSM-5

1-6.jpg

图6 在400℃下不同含量HZSM-5催化聚丙烯热解的主要产物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

注:(a和b)聚丙烯/20% HZSM-5,(c和d)聚丙烯/30% HZSM-5,(e和f)聚丙烯/40% HZSM-5

 

本研究成功利用SPI-TOFMS技术对聚丙烯的热解和催化分解过程进行在线实时研究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温度及催化剂含量下的产物分布与时间演化特征,验证了HZSM-5在降低反应温度、提高产物选择性方面的显著效果。该技术不仅为聚合物热解研究提供高效可靠的方法,也为催化剂性能评价和热解工艺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

参考文献

[1] Yu G, Fan X, Liang P, et al. Online characterization of pyrolysis products and kinetics study for the pyrolysis of a coal [J].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, 2021, 160:105376.

[2] Miao Z, Wan Y, He Q, et al. Pyrolysis behavior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Shengli Lignite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 and final temperature by TG-FTIR and Py-GC-MS[J].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, 2019(10):1-13.